貝殼找房上市:市值翻倍超400億美元,左暉沒有對手 | |
發布時間:2020-08-19 13:19:46 | 瀏覽次數: | |
在奔向1000億美元的路上,貝殼找房用什么去填充市值的想象力?
01 貝殼找房市值400億美元 2019年以來最大中概股IPO 作為201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中概股,貝殼找房IPO備受矚目。 對于上市這件事,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表現得很平靜,“找不到什么興奮點”。由于團隊包辦了大部分的事,在上市敲鐘儀式現場,左暉說:“我有時候都挺不好意思的,對于上市,你們根本想象不到我有多輕松。” 一位左暉的CEO級別“超級粉絲”簡直要把貝殼吹爆了——“貝殼沒有對標,獨一無二”“貝殼市值不僅200億美元,未來極有可能沖擊500億美元”“貝殼找房一定會成為中國房產交易的基礎設施”“不缺錢,不焦慮,想得足夠明白,老左對終局思考的非常清楚”。 貝殼找房是不是真的這么優秀?答案來了。 北京時間8月13日晚9點30分,貝殼找房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,股票代碼為“BEKE”。 就在剛剛,貝殼找房正式開盤,開盤價35.06美元,較其發行價20美元漲75.92%。貝殼找房盤中最高漲幅80.33%,市值一度超過400億美元,比起發行前的225億美元估值翻了一倍。 憑借400多億美元的市值,貝殼找房將成為排在阿里巴巴、拼多多、京東、網易、好未來、百度之后,市值第7大的中概股互聯網公司。 若按貝殼找房開盤395億美元的市值計算,對于49歲的左暉來說,一夜之間身家暴增近500億元人民幣,而第二大股東騰訊則通過貝殼找房大賺超130億元人民幣。 正式IPO之前,貝殼已經獲得了騰訊、高瓴、紅杉中國等機構的數億美元認購。貝殼找房本次共發行1.06億份ADS(每ADS對應3個普通股),計劃融資21億美元;綠鞋后,貝殼估值約在230億美元。 隨著貝殼找房成功IPO,下重注的騰訊、紅杉中國、高瓴、富達等機構,同時收獲了一只近3000億級別的巨鯨。 貝殼找房順利IPO,各家機構喜不勝收。 貝殼找房的前身為擁有18年歷史的房地產經紀品牌鏈家。早在2017年,高瓴資本就作為領投方參與了對鏈家的戰略投資。在貝殼成立后,高瓴又連續2輪加注,總投資金額超過6億美金,是貝殼的第三大機構投資人。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表示:
對于貝殼找房成功上市,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劉星表示:
在源碼資本看來,貝殼模式是典型的S2B2C業務模式。源碼長期看好這種業務模式,并從貝殼B輪就開始投資,在C輪、D輪等后續輪次持續加碼,一路與貝殼共同成長。 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表示:
被投資機構花式肯定的貝殼找房,前景到底如何? 貝殼找房創始人左暉在上市敲鐘儀式上演講 02 給貝殼3年時間 市值能沖擊500-1000億美金 上市之前,市場對于貝殼的估值給了很高的預期。一位同樣拿了頂級投資機構投資的創業公司CEO談到貝殼找房未來想象力時,給出了500億美元的估值。雪球上也有分析師按照15倍市盈率估算,給貝殼找房的未來估出了1000億美元的市值。 從上市前的200億美元到未來的1000億美元,貝殼找房用什么去填補這些估值想象力呢? 上述這位不愿具名的房產創業CEO,留意到貝殼找房上半年披露的三大戰略:新房、二手房、家裝。“二手房、新房和家裝,任何一個拉出來都是不得了的賽道。”而貝殼家裝極有可能成為貝殼找房未來的巨大增長點,“你給貝殼3年時間,它的家裝板塊我覺得能做到1000-2000億的交易金額。” 對于家裝行業來說,市面上不缺玩家,整個行業發展那么多年依舊極度分散,而家裝最大的壁壘是獲客。在這一點上,貝殼找房有著天然的流量入口和節點,從二手房交易殺入家裝順理成章。一旦新房、二手房、家裝打通,對于經紀人來說就是“連環單”,一次端口費引來品類不同的復購,對于GTV交易規模來說更是利好。 目前,貝殼找房已經在經紀人層面開始推行“助弓”家裝服務,鼓勵經紀人把房子裝修改進后再賣。 但1000-2000億的家裝交易GTV在貝殼找房2.1萬億的整體GTV中還只是小部分,真正能夠支撐起貝殼找房未來更高估值的實際上還是它的基本盤:二手房+新房。 上述這位左暉的CEO級別“超級粉絲”還給出了一個驚人的論斷:市面上傳統的新房代理渠道,未來一定會被貝殼找房取代。他認為,未來傳統的新房代理公司會逐漸被淘汰,本質上是因為他們沒有強硬的“拿貨”能力。 而像同策、世聯行這些原本在新房代理市場占領主要市場份額的公司,未來可能更多扮演廣告公司的角色。即便把案場拿下,可能也要跟貝殼合作。而在全國范圍內新房領域能打的,也就只剩我愛我家了,就連房多多、中原地產也只是在局部區域有優勢。 按理說二手房才是貝殼的基本盤,新房市場說切就能切得了嗎%3F 從貝殼招股書數據來看,其實苗頭早就顯現了,貝殼2020年一季度的新房交易金額已經超過二手房。 貝殼的新房業務是如何一夜間崛起的?是因為貝殼融資能力強,有錢,能給開發商墊付幾十億押金么? “貝殼新房‘鎖盤’能力強,本質上還是門店和數據。”上述這位創業CEO早前也曾成功創立過一家房產交易代理公司,他認為貝殼真正的競爭力不是資金實力,而是“拿貨”之后能夠兜底賣出去的底氣。 “如果沒有這多門店,這么多經紀人,這么多客戶數據,貝殼它不敢拿幾十億給開發商。墊資是為了去鎖盤,去獲取更高的利潤,但最核心還是能賣出去。” 為什么能賣出去,這就是二手房基本盤跟新房市場結合的巧妙之處。 貝殼起勢的這幾年,正好是房地產調控最為嚴厲的時期,二手房新房價格倒掛嚴重,買房者有錢肯定優先選擇新房,而且買二手房的顧客和新房的本質是同一波人。 尤其,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,C端的房產交易都需要中介這個角色。哪怕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,需要一個中介人員在中間起到居間作用,新房也是一樣。 在這樣大背景下,新房、二手房、家裝都基于經紀人這個角色聯系到了一起。而貝殼找房通過ACN網絡連接了經紀人之后,不管是建樓盤字典,押新房還是其他,都是從上游“拿貨”,將資源給到ACN網絡上的經紀人,讓他們賣出去賺取傭金。 而這也正是貝殼找房背后的投資機構所看中的。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劉星在談投資貝殼的邏輯時表示:
也是這樣一個全新的故事,引發了市面上兩種不同的聲音,看好的極力吹捧,看空的各種質疑。 貝殼找房的估值能跟誰去對標? “貝殼找房完全沒有對標,MLS不是,Zillow不是。貝殼找房的模式是中國這樣一個特殊市場孕育的,拿到國外沒辦法完全對標。”上述那位CEO談到。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劉星也是這么認為的:
目前,貝殼找房在國內房產中介市場的市占率遠遠高于美股上市公司Redfin和Zillow。2018年,Redfin在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經紀交易市場份額僅為0.81%。 習慣了對標的投資者需要一個坐標來參考,不約而同,左暉對于行業終局的思考成為了那根主軸。 貝殼上市敲鐘儀式現場 03 貝殼的關鍵先生“左暉”:管理上太狠了 “貝殼一定會是家偉大的公司,老左的格局很大,他把這個行業也看的很明白。” 上述這位房產創業者跟左暉當面聊過,說跟他相處讓人很舒服,還有就是左暉不焦慮。“人不焦慮是因為把這事情看明白了,想明白了。你會發現貝殼也一點不焦慮,它做的所有事情都很明確。很多人都說貝殼快不行了,一定要去上市,那是因為貝殼要做這么大的事情,它必須要進資本市場。” 行業里有人判斷,未來二手房領域,排名前五的公司將控制市場60%的交易;而貝殼壯大之后一定會成為行業的基礎設施。成為公共基礎設施前,貝殼需要制定規則,而這個事左暉早在多年前就看清楚了。 從創立鏈家到推出貝殼找房,再到貝殼找房正式登陸資本市場,左暉花了18年的時間。 直到34歲才在北京買下第一套房子的左暉,最終成為中國房產中介行業的“教父”,而其所創辦的貝殼找房,2019年一共賣出了220萬套房子。 與其他房產中介賽道的選手相比,左暉對于上市顯得不是那么的著急。 在創業的第八年,鏈家就被外界問及何時上市。彼時,左暉表示上市肯定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。“因為上不上絕對不是一個目標,是一個過程,是一個階段,是一個工具,對這件事沒有仔細的思考,上市后競爭力不一定增強。” 談及上市進度,左暉在貝殼上市媒體見面會現場表示“產業互聯網做深了本身就很難,我們能力也有限,所以花了18年才上市。創造價值很不容易。” 作為貝殼找房背后的關鍵先生,貝殼找房內部員工和外部合作伙伴對于他的評價是:左老板能成功是因為真的是管理太狠了。 18年前,左暉帶領37名員工在北京安貞門開出了第一家門店,18年后,貝殼找房的團隊規模已壯大至87000多人(87706名)。 從小木舟逐漸擴建成大船后,貝殼找房還是保持著十足的狼性。 “我覺得左老板的成功就是因為真的是管理太狠了。”“同事都挺優秀的,沒有一個混日子的,都是那種執行力特別強的。”一位在貝殼找房城市分公司擔任交易顧問的內部員工告訴投中網-PropTech研習社。 從內部員工透露的信息來看,哪怕已經成為房產中介行業的絕對龍頭,貝殼找房整個公司從上到下依然非常拼命。 雖然在管理上狼性十足,但左暉同時也是一位非常大方、舍得分利的掌門人。 據了解,在貝殼找房的ACN經紀合作網絡下,每一位促成交易達成的參與者均可以參與分傭,甚至包括負責VR拍攝的攝影師。 貝殼找房ACN交易流程圖 (來源:招股書) 某位貝殼找房平臺的購房者告訴投中網-PropTech研習社,在購房過程中有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。“鏈家小哥說每做成一單,都要至少6個同事參與分享。”在他看來,這種共贏思維可以在各行業無往不勝,可惜現實商業生態還是零和思維為主。 前述貝殼內部員工透露,“貝殼找房現在實行點單制度,就是單子不是分配給我們的,經紀人跟誰合作順利就點誰,所有的流程都可以點貝殼的人。我們采用提成上不封頂,所以單子會多。貝殼還是挺狠的,職能部門的提成上不封頂。” 反映在交易數據上,2019年,貝殼找房平臺超過70%二手房交易均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。 在用人上,貝殼找房也透著一股狠勁。 在創業之初,左暉是一個徹徹底底的“門外漢”。在創辦鏈家前,左暉沒有房產從業經驗,更沒做過一天經紀人。 鏈家成立初期,在用人上,左暉更傾向于沒有從業背景的“小白”。在左暉看來,沒有過從業的背景的新人能更好的接受鏈家整個企業文化的教育。 “他會在鏈家里接受一百課時的漸接式的教育,新的經紀人有一個初級的培訓,包括晉升的培訓,培養他,盡量讓他成為我們所要求的經紀人。”左暉在2006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。 而正是這上萬名經過貝殼找房“獨家”培訓的經紀人,共同創造了2.1萬億的GTV和460億元的營業收入。 紐交所交易大廳中貝殼找房的logo十分醒目 04 貝殼找房笑到最后 長期主義的勝利 做難而正確的事,因為房產數據信息化的難,騰訊沒有親自下場,轉而馬化騰親自前去拜訪左暉,達成了騰訊對鏈家、貝殼關鍵的一筆投資。 因為難而正確的事,紅杉中國在貝殼找房上市之際,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,追加了投資。劉星認為,貝殼找房的成功不僅僅是科技賦能的最佳實踐,更是左暉常常說的“做難而正確的事”的價值觀的勝利。“這種價值觀的踐行需要長期主義的信仰、執行的毅力和韌性。” 因為做難而正確的事,左暉收獲了CEO級別的超級粉絲站隊。 左暉在致股東信中表示,自己對走捷徑有天然的反感,貝殼找房一直在做“正確”而不是快速成功的事情。 那么,貝殼找房成立18年來究竟做了哪些“正確”的事情? 第一件“正確”的事情是重新制定中介行業標準。 在鏈家創立初期,中介行業基本處于低端競爭狀態,市面上沒有可靠的購房服務平臺,就連左暉也曾被中介騙過很多次。 在帶領鏈家殺入中介行業之際,左暉就決心為房地產中介行業制定一套全面的規則和標準。 鏈家也創造了業內許多個"第一":2002年首家推出二手商品房轉按揭業務;2003年,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首家推出 "二手房交易資金托管業務"(百易安)… 11年前,左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談及鏈家未來發展規劃。彼時,左暉提出鏈家要在2000億的市場里推行標準化經營。“這個標準有三個方面:第一個是物的標準,就是我們呈現標的物的標準;第二個是人的標準,就是我們服務人員的標準;第三個是流程的標準。” 目前來看,當年左暉對居住入口的美好期許基本都成為現實。 招股書顯示,貝殼找房對行業規則的三大改造主要包括房屋數據標準化、服務提供商專業化和交易流程標準化,這三點正好對應 “物”的標準化、“人”的職業化和“服務”的規范化。 貝殼找房做的第二件“正確”的事情,是樓盤字典。從0到1構建行業底層數據庫無疑是非常艱難的。就連前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也曾表示,“今天中國最大問題不是技術,而是數據的基礎設施不夠,所以我們今天發展其實是比較落后的,因為沒有基礎設施,我們技術的力量和杠桿的價值其實很難得到發揮。” 貝殼找房所做的第三件“正確”的事情是搭建ACN經紀人合作網絡。 在貝殼上市媒體見面會現場,貝殼貝殼找房CEO、鏈家網CEO彭永東指出,互聯網對房屋經紀行業主要有三大變化,第一,互聯網消除信息不對稱;第二互聯網對整個產業流程進行重構,今天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先在線上看房,然后再確定自己要不要去線下看房;第三,互聯網對整個商業模式和規則進行重構。 張磊稱,貝殼是一個不忘初心的企業,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將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機制開放給全社會的從業機構人員中。這一機制使更多經紀人得以在統一的運營平臺上,真正實現無縫合作,最終創造出更多價值,實現了行業的增速與提效。 一位房產創業者評價貝殼的ACN網絡稱,貝殼ACN網絡最核心的并不是說你來換我的牌子,而是你要用整套的體系和工具。“大家現在都意識到未來數據越來越值錢,整個房源的數據沉淀對貝殼來說是最有價值的,而不是說僅僅是換個德佑的門牌而已。” 貝殼打造的這部“樓盤字典”目前涵蓋了約2.26億個房屋,是中國最全?的住宅數據庫。 除了搭建樓盤字典、ACN網絡等超前眼光,最重要的是左暉還看準了大勢。過去20年,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從增量房時代逐步進入存量房時代。 在新房市場占主導的增量房時代,以房天下(搜房網)為代表的媒體平臺憑借新房廣告費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。但隨著新房市場增速放緩,二手房交易日趨活躍,靠二手房交易起家的鏈家們迎來爆發期。 另一位地產行業創業者告訴投中網-PropTech研習社,“過去市場好,供不應求,開發商處于上風時,屬于賣方市場。購房者都是一房難求,還需要托關系才能買到房,所以開發商打打廣告,籠絡一下媒體關系就不愁賣,現在市場差,供大于求,購房者處于優勢,屬于買方市場,所以誰掌握了購房客戶,誰就處于上風。所以掌握了大量購房客戶,以成交為導向的渠道,在現在的房地產營銷,就非常強勢。” 楊現領曾指出,在房科技的底層邏輯里,有兩種能力最為關鍵。第一是交易能力,第二是運營能力。交易能力核心考量的是獲客和去化的能力,即能不能最快速度、最低成本的獲客和轉化,“這是最牛逼的能力,貝殼強就強在這里。” 成立18載才沖擊上市,貝殼找房并不是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房產中介平臺,但卻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一家。為什么是貝殼找房笑到了最后?為什么搜房、愛屋吉屋、房多多沒有做成的事情,貝殼找房卻做到了? 戰略上的壓制——因為左暉看明白了終局。貝殼在戰術上一路領先,從二手房、新房到家裝,一步步蠶食了58、安居客、中原們的市場,而業務涉房的那些互聯網平臺一直以來只能“迎戰”防御,導致不少動作變形。 但接下來市場也不會是貝殼找房一家獨大,未來市場在流量入口層面還將是“多強”的格局。只不過,貝殼找房多市場打通之后會給其平臺上的經紀人帶來更多“連環單”,曾經敵對陣營的選手會不會反戈,在這種“連環單”的誘惑下站到貝殼陣營,這或許將是58、安居客們最大的威脅,也將是貝殼沖擊千億美元估值的想象空間。 |
|
|
|
上一篇:新冠疫苗第一股誕生!康希諾開盤漲124%,市值破千億,背后VC/PE豪華 下一篇:我司與省創投中心工作人員前往青島基金中心進行交流學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