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大部分VC都活成了FA | |
發布時間:2022-06-29 15:09:14 | 瀏覽次數: | |
投中網 | 喜樂
說起來到底有些諷刺,我一個投資人朋友最近和我說了一個笑話。
他說,“干投資久了,一收到FA發來推項目的信息就本能地有些煩,總覺著對方是來騙錢的。現在我也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,真是天道好輪回啊。”
我這個投資人朋友任職于一家小而美的產業資本,最近他們接到上頭下達的指令就是:幫被投企業找融資。
這項任務光榮而艱巨。光榮在,這是現在基金募資的核心競爭力;艱巨在,自家基金沒余糧,其他地主子彈也緊俏。“但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,現在不光是項目活得艱難,所有人都不容易。”
2022最重要的投后:幫企業融資
現在的VC/PE都在珍惜子彈,這是圈里公認的事實,造成如此事實背后有多種多樣的原因,其中募資難是壓在私募基金身上的大山之一。一位知名天使投資人甚至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段子:“這個項目,TS出了,投前盡調做完了,過完投委會了,SPA簽完了,就差募資端完成募資了。”
這與早年間著名段子——“項目已經找好了,經緯的A輪、紅杉的B輪、BAT的C輪,就差xx的天使投資了”相差無幾。
段子是VC/PE行業正在面臨巨大挑戰的縮影,而VC/PE越發謹慎的投資態度,產生了另一個有目共睹的結果,即投資人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的被投企業上。
“我們今年最重要的事就是投后管理,再這樣下去中小企業撐不下去了。”北京一家人民幣基金投資人這樣說。
今年3月份我寫了一篇《一級市場,做好投后有多難?》,文章著重討論的還是VC/PE做投后的邊界在哪兒。投后管理已經成為各家基金越來越重視的一個環節,有錢的大基金做起了碼人頭的工作,也即單獨招上幾十個投后人員,成立精細的投后管理部門,小基金則是投前投后一體化,VC們身兼數職。
共同點就是:為被投企業提供能力范圍內全部的服務。
如文首所提,投后管理正在發揮它前所未有的影響力,不光是項目方需要投資人幫忙,LP(包括潛在LP)都在盯著投資人做這件事。北京一家硬科技基金IR李九告訴我,現在LP都會看GP是不是有投后部門。
李九提起自家的投后部門滔滔不絕,什么企業培訓啦、政策咨詢啦、后續融資啦等等無所不包。說起來,市面上主流基金的投后服務其實大同小異,李九也沒有否認這一點。她也告訴我,組織投后是基金今年僅次于募資的大事。當我問起“這么多投后服務,哪項服務提供的最為頻繁”時,李九的回應是,“幫企業融資,和政策咨詢。”
李九提起的“政策咨詢”大多為政策方面對創業項目的資金補貼、場地支持、資源優待等。“錢,才是硬道理啊”,李九發出了感嘆。
做FA?VC不避諱
如文首所言,如今的VC生生把自己活成了FA。
先說個數據吧。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,2022年一季度中國VC/PE市場投資交易均值斷崖式下跌,僅為2731.73萬美元,環比下降25%,同比下降22%。2022年5月,投資案例數量393起,投資規模63.03億美元,自年后國內的疫情反復影響下,投資市場持續下沉,在本期投資規模降至冰點,僅不足百億美元。
聽上去有些像悖論:既然VC不出手投資,又怎么勸同行投自己portfolio里的項目呢?
我倒是收集到了一些回答。上海一家美元基金投資合伙人張權表示,和專職FA相比,他們更相信圈里投資人的推薦。理由是“大家都在一個圈子里,共識很多,試錯率也會低一些。而FA,一般都是廣撒網,給出的項目信息多少都有些裝飾,時間成本太高了。”
一位圈里大佬甚至告訴我,他也會親自向其他大佬推薦項目,“我們不太會避諱這個,他們有好的項目也會推給我,我聊下來覺得不錯的就會跟進,不合適的就不投。”
那么現在的VC做得了FA嗎?
華東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總監趙思覺得,和專職FA相比,他們到底還是輕松一些,只需要負責有限的被投企業。除此之外,趙思還是有些悲觀,“我骨子里難以認同這是我的本職工作——我主業本就是投項目,現在卻只能把幫企業完成后續融資當作KPI,著實有點不習慣。”
專注2B賽道的FA機構的劉啟認為,盡管業內大家對FA評價褒貶不一,甚至貶低為主,他還是認為專業的FA要比VC更懂行業更懂投資。對于當前VC/PE市場投資人不得不親自下場幫企業融資的現象,劉啟的反應比較漠然,“這是周期使然,大家手里都沒錢,都做不了什么事,自然就撿能做的做了。總不能把人全裁了吧。”
事實上,我也碰到過不少鄙視VC的FA,他們形容前者為“自以為聰明的傻子”。
撇去所謂的 VC/PE行業鄙視鏈不談,業內倒是有一個共識,FA不是輕易就能替代的物種。僅2021年,一級市場FA參與交易金額達3404億元。
還有一個數據是,2014年,FA參與交易的滲透率為1.5%,2021年這個數字上升為18.61%。在中后期市場,FA滲透率更高,根據最新獨角獸名錄顯示,超過37%的獨角獸企業融資有FA的助力。
其實還有一個最直觀的體現,著名的“歲寒三友”中的兩友就來自于FA機構,他們被追捧的言論都折射出FA在VC/PE行業中的位置。
最重要的小事:看項目
趙思在努力的調整自己的狀態,主要是勸自己看多中國VC/PE市場。
在投資放緩的大環境下,和趙思一樣的投資人們都向我表達了周期早晚會過去的觀點。他們表示,現在的確處于市場冷靜期,大家出手少而精,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要停止尋找機會。機會體現在,依舊積極看項目,做好項目儲備上。
趙思認為,他相信蟄伏期才是體現真功夫的階段,等窗口開啟時,就看誰能跑得最快,誰能最高效地投中項目。同時,趙思還說出了他個人對投后的想法,“不應該盲目地抓投后,如果投的項目不好,再怎么奶也效果不大。”
某餐飲基金投資人Joe也表示,盡管在線下餐飲飽受冷落的今天,他依舊堅定地認為餐飲行業大有可為。雖然他們今年基本不投項目,但他依然保持著每天聊1-2個項目的習慣,并且做好備注,“永遠不能因噎廢食,也永遠不能失去一線的sense,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往前走,以此來訓練自己第一時間嗅到市場變化的能力。”
然而不得不說的是,如此積極的態度建立在越來越多VC從業者或主動或被動退出行業的基調上。李九就經歷了身邊同事不斷被優化的過程,她透露,有的同事是看到行業蕭條,覺得沒有前景主動離開,有的則是被上級優化,有的是原賽道被砍、調去其他賽道小組。
留下來的總是幸運的,李九說,哪怕大家都不得不干起了FA的活兒。
|
|
|
|
上一篇:巨頭局終戰:即時零售 下一篇:達晨財智肖冰:過去一周,我們15家A股IPO申報 | CVTalk |